市民正在选购鲜花。 于晶 摄
中新网银川1月11日电(记者 于晶)随着农历春节的临近,宁夏银川花卉市场也迎来销售旺季。蝴蝶兰、杜鹃、鸿运当头、仙客来、君子兰......11日,记者在宁夏银川宁苗花卉市场看到,不少花卉业户都把象征“好彩头”的年宵花摆放到了店铺显眼处,吸引了不少前来购买鲜花的市民,花型美观,寓意美好的年宵花量价齐升非常俏销。置身花海中,已经能够感受到浓浓的“年味”了。
据宁苗花卉市场的摊主李女士介绍,店里的蝴蝶兰、大花蕙兰,都卖得很好,这些花也正值盛花期,花朵开得十分漂亮,价格又亲民,在市场上特别受欢迎,部分花语吉祥、造型别致的盆花都已经被提前预定。同时,硕果累累的金橘,平安树、发财树等一些寓意美好的绿植也深受市民喜爱。
市民张先生说,冬天难免让人觉得有些沉闷,家里放些花花草草点缀,既让人赏心悦目,又能图个好彩头,一举两得。(完)
400余件艺术作品诠释“两岸一家亲”****** 昨天上午,“源·缘——闽台艺术展”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南2展厅展出。本次展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、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主办,福建博物院承办,共展出400余件闽台艺术作品,从戏曲、文学、书法、美术等方面诠释了“两岸一家亲、闽台亲上亲”,展览将开放至4月9日。 福建与台湾,在地缘、血缘、文化渊源等方面联系紧密,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最早可追溯至石器时代。安溪寮、福安里、泉州厝、兴化坑、永春陂、同安宅、龙岩庄等以福建漳州、泉州地名命名的台湾聚落,以及诏安、梅山等100多个闽台同名村镇,完整记录了福建先民开发台湾的历史轨迹。闽南话、氏族宗祠、布袋戏、妈祖信俗、闽南建筑等习俗与艺术形式,时时诉说着闽台同根的绵长柔情。 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国博了解到,本次展览共分为4个部分。 序厅“同宗同源敦亲睦族”,通过族谱、家谱、古渡口路亭碑拓片、台湾同胞带回的台湾土壤等展品与抽象的闽南红砖建筑结合,展现中华民族“重土恋家、重视血缘”的文化传统。 第一单元“海峡之音合韵千年”,通过南音、芗剧(歌仔戏)、闽剧、莆仙戏、梨园戏、高甲戏、木偶戏以及现代戏等戏曲形式,展现闽台语言同系,闽台人民通过共同的戏曲传统所表达出的情感联结。 第二单元“艺蕴天工小康大同”,围绕闽台共同的生活习惯、信俗等,结合两岸工匠、艺术家共同创造的民间工艺以及工艺美术作品,展现闽台同根同源的展览主旨。 第三单元“妙笔生花写意中华”,通过文学、书法、绘画、漆画等艺术形式展现闽台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,两地文化渊源深厚。 展品中,来自福建博物院的“江加走雕木偶头”显示了福建木偶戏的源远流长。木偶戏在福建落地发展出多样的表演形式,其中提线木偶、布袋木偶与铁枝木偶并称“福建木偶三绝”。神奇绝妙的木偶表演技艺为福建赢得了“木偶之乡”的声誉。明清时期,木偶戏随着福建移民传播至台湾地区,成为联系两地人民文化和血缘亲情的重要载体。 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 [责编:天天中] 阅读剩余全文() ![]() 快盈官网地图 |